政策解读丨山东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包含哪些内容
2022-03-29 09:41
2021年9月份,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印发了关于《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方案(2021-2022 年)》的通知,要求山东全省范围内加快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与应用工作, 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提高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能力。
此次文件的推出,由试点建设到山东全省范围内推广,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到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即山东全省范围内推动建设“5+1+1”平台。
那么,“5+1+1”平台建设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呢?
这里“5”指的是: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系统、特殊作业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和视频监控系统、人员自动定位系统、企业安全生产全要素管理系统。
两个“1”指的是: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加油站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一、建设完善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根据应急部《地方应急管理信息化 2021 年建设任务书》,结合山东省实际,在 2019 年、2020 年基础上,建设完善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新增接入储存硝酸铵的仓库监测监控数据以及储存氯酸钾、氯酸钠、硝化棉等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仓库监测监控数据;补充完善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装卸栈台监测监控数据;完善视频存储设施对企业重点部位视频进行离线存储、调阅查询;新增视频智能识别、分析、报警、推送等功能,对违规行为和异常状态智能识别和分级预警;调整优化已接入的企业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数据,实施数据质量、企业承诺质量治理攻坚,推进政府端、企业端相关软、硬件能力建设,实现功能迭代升级。
二、推广应用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系统
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系统按照应急管理部《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指南(试行)》的相关要求执行。系统应分别建设PC端与移动端, 具备动态监控风险管控措施落实、 隐患排查任务推送、 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跟踪监督、 机制运行效果评估、 异常状态自动预警及考核奖惩等功能。
功能要求:
1、清单管理
实现对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清单的管理,清单内容至少应包括:生产装置/罐区/库区、责任部门、责任人、风险单元、风险事件、管控措施分类、管控措施、隐患排查内容、岗位(责任人)、周期、隐患问题描述等。
2、隐患排查治理
包括隐患排查任务配置 隐患排查过程记录、日常巡检、预警推送等功能。
根据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清单生成隐患排查任务,记录各岗位开展隐患排查的情况,生成企业的隐患清单,巡检人员进行巡检并记录。系统应具备到期未巡检、未按时巡检等异常情况的提醒功能。
3、统计分析
系统应具备隐患治理情况、隐患排查任务完成情况的统计功能,支持按部门、等级、责任单位等不同维度进行统计分析。
4、移动端管理
系统应实现隐患整改人接收隐患信息、填报隐患整改信息、自动保存隐患整改记录等功能,实现隐患的闭环管理。
具体参照《“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智能巡检系统建设应用指南(试行) 》 相关要求执行。
架构图
三、推广应用特殊作业全过程信息化
采用信息化技术,对动火、受限空间、盲板抽堵、高处、吊装、临时用电、动土、断路等特殊作业的申请、审查、许可、监护、验收全过程实行信息化管理,应用视频监控设备对作业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视频存储,还可应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对作业过程异常状态进行智能分析、监测报警,实现特殊作业全过程的规范化、 程序化管理。
功能要求:
1、作业活动预约
实现对作业活动预约、审核、报备功能,未审核通过的预约作业不能进入作业可程序。
2、作业票审批
根据企业需求配置作业票证模板,设置安全风险分析、管控措施确认、作业许可审批的流程,各级各岗位人员按管理要求填报相关信息,并履行审批流程。
系统应支持现场开票和流转办票;具备异常信息实时提醒功能,如气体采样分析超时提醒等。
3、作业过程安全控制
系统应建立风险分析及建议措施数据库,并支持实时更新。
系统应具备在线确认,确认方式包括(签字、人脸识别等);支持作业暂时中断功能,中断过程中线上无法继续作业;实现作业过程中监护人员更换审批功能;
系统应支持作业现场气体分析功能,分析结果可通过录入的方式;同时也可实时获取气体监测设备监测数据,实现作业过程中气体监测数据的全程监控,并支持历史记录回看。
4、验收归档
系统应具备作业票线上归档管理功能,同时支持票证归档所要求的各类文件清单的导出、打印等。
架构图
四、推广应用人员自动定位系统
人员自动定位信息化系统应通过人员定位卡、定位信标、定位基站等基础设施对厂区内部人员位置进行实时跟踪,应具备人员基本信息管理、人员实时位置显示、异常情况报警、位置跟踪、电子围栏、统计分析等功能。
功能要求:
1、人员基本信息管理
实现对企业人员、承包商人员信息管理等功能,包括人员单位名称、姓名、年龄、工种、培训情况等,还应对访客等其他人员信息进行管理。
2、人员实时位置显示
实时显示生产、储存区域人员的数量,实时在地图上显示人员的位置(支持多楼层展示 ,可查看人员详细信息,以及分区域、 分类别显示统计数量。
有条件的企业可建设3D地图。
3、人员历史轨迹查看
实现人员历史轨迹查询功能。历史轨迹功能应支持多天查询,完整展示出人员活动范围。
存储至少30天的人员位置信息与时间点信息,形成运动轨迹。
4、电子围栏
在内厂区电子地图上圈定电子围栏范围,设定围栏生效时间、限定人数等功能, 对重大危险源、装卸区等重点区域进行人员限制。
5、异常报警
对异常情况报警、推送、处置、确认功能,报警位置可在地图上即时显示。
报警类型包括超员报警、越界报警、静止报警、缺员报警、滞留报警。
6、辅助应急
系统应具备一键报警求救功能。
应与企业视频监控联动,可快速调出监控画面。
系统可辅助应急疏散,当需疏散时对一定范围内受影响人员及时发出应急处置或疏散指令。
7、统计分析
对某区域内人数数量、分类人员数量等进行统计分析。有条件的企业应设置智能门禁系统并与人员自动定位系统相关联。
对超员、越界等报警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8、其他
系统可对进入生产厂区或装卸区等特定区域的车辆及其驾驶员、押运员,参照以上功能进行管理。
企业停产检修期间,可根据实际需要停用整个或者部分人员自动定位功能。
五、推广应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建设完善覆盖控制室、装置区、储存区、装卸区等重点部位的监控视频和视频存储系统(固定为主、移动为辅),实现实时监控、存储和录像回放。采用视频智能识别技术,实现对明火、烟雾、人员脱岗睡岗、劳保着装不规范、违规闯入受限区域、人员数量超限等异常状态的智能识别、报警和记录。有条件的企业可建设高点视频监控。
功能要求:
1、违规行为智能识别
实现对人员脱岗睡岗、劳保着装不规范、违规闯入受限区域、人员数量超限等违规行为识别、报警和记录。
有条件的企业可扩展识别其它违规行为。
2、异常状态智能识别
实现对明火、烟雾等异常状态的智能识别、报警和记录。记录应包括异常状态类型、发生时间、异常状态照片、销警时间等内容。
3、视频浏览和存储
实现实时监控、历史录像调阅和视频存储功能。
企业视频监控及存储系统应逐级对接化工园区、县级、市级、省级应急管理部门建设的视频管理系统(涉密区域除外)。
4、报警数据查询和统计分析
实现报警数据查询功能,并支持报警闭环处置和各类报警数据统计分析。
5、远程运维管理
系统宜支持远程运行维护管理,包括视频智能分析设备管理、智能识别算法配置、 视频分析任务管理、摄像头信息管理、算法升级等,便于后续维护和升级。
六、推广应用企业安全生产全要素管理信息化技术
企业依托信息化技术手段,融合安全生产标准化、过程安全管理的要素(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机构和职责、风险管理、管理制度、培训教育、 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作业安全、危险化学品管理、事故与应急等),以实现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全要素数字化管理为目标,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体系为指导,围绕人、机、物、管建设企业安全生产流程管理信息化平台,切实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建设内容: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
2、机构和职责
3、风险管理
4、管理制度
5、培训教育
6、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
7、作业安全
8、危险化学品管理
9、事故与应急
七、推广应用加油站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建设完善覆盖加油机、储油罐等重点部位的监控视频和视频存储,实现实时监控、存储和录像回放。采用视频智能识别技术,对加油站人员违规行为及异常状态进行识别、报警和记录。
功能要求:
1、智能识别
采用视频智能识别技术,对加油区和卸油区内人员抽烟、打电话等违规行为,明火和烟雾等异常状态,卸油作业时人员离岗,灭火器未正确摆放,静电释放时间不足等不规范情形进行智能识别、报警和记录,应24小时不间断进行识别。
2、视频浏览和存储
实现实时监控、历史录像调阅和视频存储功能。
企业视频监控及存储系统应逐级对接县级、市级、省级应急管理部门建设的视频管理系统。
3、报警数据查询和统计分析
实现报警数据查询功能,并支持报警闭环处置和各类报警数据统计分析。
4、远程运维管理
系统宜支持远程运行维护管理,包括视频智能分析设备管理、智能识别算法配置、视频分析任务管理、摄像头信息管理、算法升级等,便于后续维护和升级。
总结
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可以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提升安全生产风险感知评估、监测预警和响应处置能力,排查化解潜在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
中石科技作为专业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专家,紧跟政策要求及市场需求,努力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产品,为企业智能化转型赋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