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煤矿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工作场所大多在地下受限空间处于不断变化和移动中。井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生产条件恶劣,加上技术装备、职工技术人员素质相对偏低等不利因素,经常受到透水、火灾、瓦斯、有毒有害气体等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的威胁。依据安全规范,必须防范事故发生、减少事故伤害,而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在多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自然成为了煤矿企业的必备系统之一。
但是,并非所有煤矿企业都认识到了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重要性。煤矿生产采取轮班制度,人员下井前进行打卡识别,然后下井进入相应的工作区域。矿企和矿工重视的是往往是这个阶段,因为这是记录矿工出勤的记录,关系到自身利益。井下分工明确,各班组进入的区域相对固定,因此,部分企业认为不需要太精确的人员定位。
另外,部分企业采用的是区域定位系统,定位精度不高,只能定位这个人大概在某一区域,无法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这就导致井上调度室发现井下某一区域出现异常,却无法判断究竟哪个矿工离这一区域更近,需要多方联系才能确定,从而丧失了系统使用的积极性。并且一旦井下出现安全事故,井下人员需要救援时,如果依赖人员定位系统反而有可能会造成更大损失。
不过,近些年,安监部门对煤矿检查的力度逐渐加大,尤其是井下不仅要求六大系统必须具备,同时保证要有日常使用的记录,数据需要实时上传安监部门的管理系统。这使煤矿企业不得不重视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井下各工作地点、危险区域等区域的人员分布情况以及人员历史轨迹,方便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调度,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水平,并有效提高了煤矿企业应急救援的效率、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利保障。
1、重要及危险区域智能预警
对于危险禁区或重要区域,设置电子围栏,如有人员靠近该区域或非指定人员进入,进行实时预警,提醒该人员和管理人员提高警惕,保障人身安全或区域安全;同时也可设置越界报警及滞留预警,一旦人员在某区域停留时间过长或是未经授权越界,系统立即预警,提醒管理人员关注人员及区域安全。
2、人员实时位置管理
可随时查看人员的位置、分布区域、运动路线、工作时长等信息,有助于优化其作业流程,一旦发生事故可依据定位快速疏导,保障高危区域人员安全。
3、智能考勤
软件可自动生成某个时间段的考勤报表,记录考勤时间,通过姓名和卡号、工号可以进行查询、导出个人的考勤记录。也可以通过定位区域内人员工种类型、部门类型等查询、导出团体的考勤记录。
4、历史移动轨迹查询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可查看相关人员的历史活动轨迹,直接输入人员姓名可查看其历史活动情况,到岗离岗时间、工作区域、在某区域时间,便于监督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5、双向报警
通过在人员随身佩戴的智能定位终端上集成“一键报警求助”按钮,一旦人员遇到危险或需要援助,按下一键报警按钮即可通知管理人员前来救援,便于危急情况及时处理,防止事态恶化,保障人员安全。 当有危险情况发生时,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后台控制中心可实时对井下人员进行寻呼,下发撤离命令。
6、智能巡检
管理者可针对生产设备的巡检要求,自定义规划巡检点和巡检路线,设置巡检人员及周期,制定巡检任务,全方位满足煤矿定时巡检的需求。管理人员可查看巡检人员的巡检时长、巡检轨迹等指标,防止员工漏查、重复巡查,切实保障巡检各项指标达到安全管理的要求。
现如今,定位行业能用于煤矿井下的定位系统并不多,能实现精确定位的就更少了。而中石()UWB定位系统就是常用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之一,其定位精度高达10cm,并具有高精度、高动态、高容量、低功耗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