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系统事故模型
2022-06-13 11:28

  所谓“人—机器系统”,是人机工程学里最重要的课题。当把“人—机”这个对象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对待时,构成它的两个子系统的“人”和“机器”是可以综合在一起来研究的。  
     这种系统不仅存在于火车、汽车、船舶和飞机等运输部门,而且在以人的行动为主体的加工制造业,使用固定机器的企业部门也都包括这类系统。但是,除了人、机两个要素外,劳动环境的因素也是不可缺少的。例如汽车运输,必不可少的要素和子系统还有道路状态和交通指挥装备; 
  
 
对于飞机的安全飞行来说,来自地面的,主要是关于环境的信息,当然也是必要的条件。从这个含义出发,近来则称为“人—机—环境系统”。

   对于我们主要的研究对象——生产车间系统而言,从系统工程学的观点出发,材料和能量、信息一起输入到生产系统中,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再作为系统的输出,一般将此作为“生产能力”来处理。当考虑到系统安全时,车间中的人、机器、材料和环境等四个因素构成了生产系统的子系统。因此这就不只是“人—机器系统”,应该认识到这是一个“人—机器—材料—环境系统”。

   当这样划分子系统时,必须注意到子系统之间的临界面(接口)问题,这也就是把安全管理上经常采用的连点扩展为接合面,在接合面上妥善进行“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和能量的交换”。   
   
  人—机系统事故模型  

       人是在特定的空间环境里进行劳动生产的。人在操作岗位上驾驶由外部供给能量的机械,以达到所要求的目的。在正常条件下,各种能量系统(包括人自身的能量)相互制约而保持平衡,且随时间的推移不断调节这种人机关系。一旦违背了人的意愿,出现了失控状态时,就会使这种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发生伤亡事故或财产损失。   
     在包括人在内的空间环境中,只要不存在有害物质的污染,也不发生能量逆流于人体的情况,人就能在这种空间环境中生存和劳动,而且会感到舒适。反之,若作业条件恶化,如高温作业,人的细胞异常活动而易于早期产生疲劳,就有增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又如低温作业时,环境从人体夺走了热量,由于寒冷而束缚了手脚,也易于诱发事故。 
  
  一般而言,只要环境不被有害气体污染,人—机系统的事故模式多以人的行动为主体。

   这种事故模型中,事故多发生在人、机两个系统相交的部分(斜线区),参看图3-6。  


   在这种事故模型中,机械设备和人相交区域的形状和斜线部分的面积取决于机械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大小;还因人自身的行动方式等不同而各异。

   在集体劳动中往往不是单人—机械系统,而是在操作过程中,在同一时间内为完成同一目的,由多人操纵一台机器或一个大型设备,这就是机械—多人系统。

   这种多人在机器周围劳动的条件,往往由于相互之间动作不协调,信息交流不充分、不及时,加之视野的局限,特别是易于发生“时间滞差(time    lag)”,这就有可能由机械或设备给人以危害,促成事故发生。

<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客服电话:
025-86223710
4008-282-283
微信二维码:
免费咨询热线
025-86223710
4008-282-283
zs@sinorock.net
南京市建邺区嘉陵江东街18号5栋15楼
产品中心
数字政府
智能工厂
智慧园区
金融科技
荣誉资质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软件企业认定证书
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
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
解决方案
企安达App
市北高新区
安全生产管理云平台
智慧校园安全管理云平台
权威认证
诚信经理人
诚信企业家
AAA级资信等级证明
资讯中心
公司动态
行业新闻
AAA级企业信用登记证书
AAA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AAA级质量/服务诚信单位等级证书
关于中石
公司简介
资质荣誉
企业文化
我们的服务
2023版权所有 江苏中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08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