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将全面推进各行业领域危化品安全风险排查,进一步摸清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危废处置等各环节风险底数,计划年底前推动各行业危化品安全风险分布档案对接“181”平台,最终形成各行业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一张图”。同时,从下月起,运用“考核评估数字化平台”工具,对各区各部门危化品整治任务完成情况实行考核精细化管理,危化品整治成效用“数据说话”。这是从近日召开的全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联席会议上获得的信息。
危险化学品从液化氧氮到丙醇、硝酸,种类繁多,因易燃易爆,潜在安全风险大,易影响公共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一直是南京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在危化品、危废固废、化工、涉危特种设备四个行业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市政府出台《南京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明确10个方面43项内容,调整并加强了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领导小组,高位统筹推动危化品综合治理、专项整治责任落实。
“南京大大小小危化企业不少,要防范风险,就得先摸清底数,形成危化品风险分布档案,形成危化品风险信息一张图,涉及到相关企业危化品信息管理、一图两单三卡、隐患排查、监管力量分布、应急救援分布等重要信息,实现企业风险等级可视化、标签化。”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快信息化建设工作,市应急局倒排时序,挂图作战,计划6月底前推动所有企业(单位)危化品信息录入综合治理信息化系统,8月底前所有企业(单位)完成危化品风险评估分级工作,9月底前建立全市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分布档案,12月底前全面对接应急管理“181”平台,形成全市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一张图”。
中石科技以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全要素数字化管理为目标,围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内容,建设集重大危险源监控信息、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信息、企业安全风险分区信息、生产人员在岗在位信息和企业生产全流程管理信息等于一体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快速对接国家、省相关政策与规范要求,保障企业合规;
2、多业务系统高度集成与功能复用,助力化工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
3、“风险预控为核心”的安全管理体系,提升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
中石科技以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全要素数字化管理为目标,围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内容,建设集重大危险源监控信息、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信息、企业安全风险分区信息、生产人员在岗在位信息和企业生产全流程管理信息等于一体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四大系统模块,全方位“数字化”升级
主要用于监测化工企业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及生产装置实时数据和预警、可燃有毒气体数据及预警、危险化工工艺安全参数监测预警、监控视频等信息。
通过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辨识,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其风险程度,在信息系统中企业厂区平面图上用红、橙、黄、蓝“四色图”进行标绘,形成“两单三卡”。
用于管理化工企业作业人员定时、定人、定岗履职的物联网信息系统,可通过生物识别、智能门禁、实时定位等技术,能够有效识别、跟踪作业人员及车辆的位置和行为。
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管理、安全制度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考核评审、持续改进等为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
平台优势
一、全面监测厂区安全
能够及时、准确地监测全厂区安全生产信息。
二、多终端展示
通过PC端、大屏显示、移动终端等多种设备展示信息。
三、综合信息展示监测
综合展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应急管理状况和各类企业管理应用,实现服务与应用的便捷访问和可视化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