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4日,据“南京消防”微博消息,15时54分,南京消防119接到报警: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一实验室发生爆燃,共造成2人死亡,9人受伤。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目前,现场救援工作已全部结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方发布情况通报称,2021年10月24日15时52分,学校将军路校区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实验室发生爆燃,引发火情。
当地消防救援站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处置,及时扑灭明火。学校第一时间将11名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其中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
知情人士称,事发实验室在三楼,是化学实验室,现场总共发生了三次爆炸。“有好几个人翻窗户出来,其中一个人背面的衣服都烧没了。”正在他们翻窗户的过程中,紧接着就发生了第三次爆炸。“第三次爆炸声音最响,还有一大团火花,冲击力很强。听到声音,我们已经在一楼的人就迅速跑开了几百米远。”
据悉,事发地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位于三楼的实验室。现场图片显示,教学楼上空升腾起一团蘑菇云,发生爆燃的实验室内传出火光。
知情人士称,爆燃实验室所在的教学楼是一栋新楼,该材料实验室刚搬过来,去年才建好投入使用。据其称,爆燃实验室是位于三楼的粉末冶金实验室,爆燃原因或与镁铝粉爆燃有关。
近年来,我国高校实验室曾多次发生安全事故,其中有多起事故是由于实验室管理不当,实验人员培训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
2005年8月8日
北京某高校化学系实验楼二层的一个实验室失火
原因是一名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离开实验室,实验用电子搅拌器长时间使用引起电线短路起火。
2006年3月15日
某高校一实验室内突发爆炸,据了解,事故发生时,位于该楼的一间实验室内正有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期间弥散在空气中的混合气体可能和放置在实验室内的一台冰箱制冷设施发生反应,引起冰箱发生爆炸。存放在实验室内的众多试管、化学品容器等受到波及,相继发生连环爆炸。
2009年2月27日
某研究所实验室起火,室内部分器材被烧毁,三名保安因吸入烟气被熏倒。
事故原因是以乙醇作为循环液体的冷却装置的塑料管老化,泄露出的乙醇引发起火。
2009年4月7日
甘肃某高校化学实验室发生氨气泄漏 ,据了解,这次泄漏事故主要原因为学生们做完实验后,没将氨气气瓶阀门关紧。
2010年5月26日
云南某高校一实验室突发火情。事故原因是学生做完实验出门时忘记关电路引发火灾。
2010年6月21日
浙江某高校实验室发生大火,原因是两个粗心的学生正在该实验室做实验:用电磁炉熔化石蜡。后来暂时离开了一会,没想到就发生了火灾。
2011年11月17日
广东某高校有机化学室突然起火,大火蔓延至实验楼2、3楼,顶楼发电机也被波及。实验室内大量化学用品被点燃,散发大量有毒气体。发现火势后,值班保安和老师紧急报警,随后约8辆消防车到场将大火扑灭。
据悉,着火实验室过火面积达30多平方米。起火原因初步怀疑为化学药品反应或电线短路。
2011年12月7日
天津某高校一名女生在做化学实验时发生了意外,手部严重受伤。实验台上一片狼藉,阳台地上散落着被爆炸震碎的玻璃。受伤女生是该校的一名博士生,从爆炸的程度来看,初步推断当时可能正在做高压化学实验。这名女生被送往了医院,医生透露,除了面部和颈部有大面积擦伤外,这名女生手部严重受伤。
2015年4月5日
2015年4月5日中午,位于徐州的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一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致5人受伤,1人抢救无效死亡。发生爆炸的直接原因是违规配置试验用气,气瓶内甲烷含量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开启气瓶阀门时,气流快速流出引起的摩擦热能或静电,导致瓶内气体发生爆炸,导致事故发生;而实验人员在实验时操作不当,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2015年12月18日
北京清华大学化学系的一间实验室发生爆炸火灾事故,一名博士研究生在实验室内使用氢气做化学实验时发生爆炸,后被确认身亡。事故原因为没有意识到氢气有泄漏,高温实验引发氢气爆炸。
2016年1月10日
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大厦一间实验室内起火,系冰箱电线短路引发自燃所致。不过幸运的是,现场无人员伤亡。
2016年9月21日
2016年9月21日,位于松江大学园区的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一实验室发生爆炸,两名学生受重伤,一名学生受轻微擦伤。
2017年3月27日
2017年3月27日,复旦大学化学西楼一实验室发生爆炸,受伤的学生当晚被送至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急诊室,该名学生系20岁左右男性,伤者左手大面积创伤,右臂骨折。事故原因是高温高压反应引发。
2018年12月26日
2018年12月26日15时,北京交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系学生在学校东校区2号楼环境工程实验室,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实验期间,实验现场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名参与实验的学生死亡。事故原因是实验室里堆放了大量的易燃易爆化学品,有30桶镁粉、8桶催化剂、6桶磷酸钠等。
2021年3月31日
2018年12月26日15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一名研究生当场死亡。此次事故的原因是反应釜高温高压爆炸,导致该学生当场去世。
实验室安全已成为高校安全管理不容忽视的一条“红线”。
针对高校实验室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2019年6月4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
意见要求各地各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增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保障校园安全稳定和师生生命安全。
《意见》强调,要提高认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复杂艰巨性,强化安全红线意识,深刻理解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解决实验室安全薄弱环节和突出矛盾,掌握防范化解遏制实验室安全风险的主动权。《意见》要求,各地各校要强化落实,通过强化法人主体责任、建立分级管理责任体系,健全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营造人人要安全、人人重安全的良好校园安全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