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别买多了!
2021-11-04 09:42

       近日,商务部一则例行通知刷屏。其中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专家表示,可以适量储备物资,但不必过度担心或大量囤积。小编也再次提醒:不要想多了,更不要买多了!


商务部回应:
各地生活物资货源充足

       2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朱小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地生活物资货源充足,供应应该完全有保障。专门印发《通知》是为了督促各地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指导商贸流通企业加强货源组织,畅通产销衔接,提前采购耐储蔬菜,与基地签订蔬菜供货协议。

专家:适量储备物资,
不必过度担心或大量囤积



      “今年夏天以来,河南、山西等地区遭遇暴雨,突发的极端天气对农作物造成影响,部分蔬菜的价格近期也在波动,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有些小区临时封控也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不便。这些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都可能会影响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应,因此,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些生活必需品是非常必要的,但没有必要过度猜测和解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在接受人民网“强观察”栏目采访时表示。

 

      在薛澜看来,并非所有地方的所有社区都有充足的物资作为储备,短时间的资源短缺会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不便。这个时候,家庭根据自身的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才能更加从容地面对各种突发情况。

 

      “但是也没有必要囤积太多东西,尤其是蔬菜、生鲜等产品,首先保存期限有限,其次储存空间也受限。”薛澜提醒,整体来说,我们国家有着很强的生产、供应和保障能力,即便出现物资短缺也是暂时的,所以大家不必过度担心从而囤积货物。

 

      《通知》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并不代表我国商品的短缺。商务部市场调控专家、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指出,今年我国粮食实现“十八连丰”,粮食产量连续七年超过13000亿斤,此外,各类消费品相对都比较充裕。

 

      针对近期部分农产品物价上涨的现象,洪涛表示,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是正常的,是市场经济常态化的表现,保供稳价也是长期的政策,不用过度反应。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宏伟表示,随着商品的极大丰富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居民家庭的生活消费品储存就相对减少了,随吃随买、随买随消费逐渐成为人们的消费习惯。

 

      突发事件可能会导致供应链中断,王宏伟介绍,供应链是相对完整的链条,包括从生产、筹措、运输、储存、配送到使用的全过程,多种供应链耦合在一起就形成网状的结构,这个结构一旦有任何扰动因素,都可能对居民正常生活造成影响。重大疫情、极端天气事件导致的交通中断或社区封控都使得居民适量储备成为必要,起到应对风险的“缓冲带”作用。

<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客服电话:
025-86223710
4008-282-283
微信二维码:
免费咨询热线
025-86223710
4008-282-283
zs@sinorock.net
南京市建邺区嘉陵江东街18号5栋15楼
产品中心
数字政府
智能工厂
智慧园区
金融科技
荣誉资质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软件企业认定证书
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
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
解决方案
企安达App
市北高新区
安全生产管理云平台
智慧校园安全管理云平台
权威认证
诚信经理人
诚信企业家
AAA级资信等级证明
资讯中心
公司动态
行业新闻
AAA级企业信用登记证书
AAA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AAA级质量/服务诚信单位等级证书
关于中石
公司简介
资质荣誉
企业文化
我们的服务
2023版权所有 江苏中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08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