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人当机器、把安全当口号、把法规当摆设?
广东惠东县华业铸造厂“2·18”爆炸事故暴露诸多问题,教训十分深刻
2022-03-14 10:40
多种恶性因素叠加、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复工复产走形式……广东惠东县华业铸造厂“2·18”爆炸事故暴露诸多问题,教训十分深刻。2月24日,广东省安委办、省应急管理厅在惠州市组织召开惠东县华业铸造厂“2·18”爆炸事故现场会,同时组织观看事故相关视频和华业铸造厂主要负责人检讨反思事故教训视频,进一步深刻剖析查找原因,吸取教训举一反三。,2月18日,惠东县华业铸造厂发生一起炼钢电炉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13人轻微伤。事故初步情况报告显示,事故原因是企业在炉内留存30吨钢水的情况下,进行更换氧枪作业。在更换软管的15分钟内,氧枪内未通冷却水,造成氧枪头部在没有冷却水保护的情况下直接暴露在高温环境(1500℃左右)中烘烤,因氧枪(紫铜)与枪身焊接处开裂。更换软管通入冷却水后,水压加剧焊缝开裂,致氧枪头部脱离枪身,大量冷却水涌入炉内,与高温熔融液体接触,发生爆炸。,违规更换氧枪、高温烘烤、焊接处开裂、冷却水涌入与钢水接触直至爆炸发生……多种恶性因素叠加,暴露出华业铸造厂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复工复产“六个一”走形式,没有落实钢铁企业安全生产“钢八条”(应急管理部依据《冶金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梳理出8条钢铁企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重点事项,冶金行业称为“钢八条”,编者注),把工人当机器、把安全当口号、把法规当摆设等一系列问题,教训十分深刻,暴露出的问题不容忽视。,一是重生产、轻安全。现场勘查发现,电炉水冷件监测系统曾多次报警,因报警会引发电极高压跳闸保护、影响生产效率,企业手动解除连锁保护,冒险生产;在明知氧枪已经漏水的情况下,仍然继续生产。,二是现场处置不当。发现电炉水冷监测系统报警后,未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排险;在电炉内仍有约30吨钢水的情况下进行氧枪更换作业;氧枪属电炉危险元件,更换前未对零件各部的匹配情况进行确认,发现氧枪后端冷却水管接口与软管快速接头不配套后,也未将氧枪及时退出电炉。,三是安全管理能力薄弱。企业安全技术主要负责人在多家钢铁企业兼职,不能专职履行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炉前主控室内悬挂的电炉漏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照搬照抄,且岗位应急处置卡中未辨识出漏水爆炸风险,缺少相应的处置预案;明知更换氧枪为危险作业,仍在该区域交叉安排多项其他维保作业,导致多人受伤。,除了事故本身暴露的问题,钢铁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等深层次问题更需关注。,一是高效率与高风险之间的问题。随着炼钢技术的不断升级,设备的不断改进,在效率提高的同时,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但有些企业对此没有警醒,采取超常规的错误生产办法,相关科技防控手段也还没有跟上。,二是高风险与低防范水平之间的问题。冶金、钢铁企业也是高危行业,但企业的防风险意识,员工的专业素质水平都偏低,炉长、炉前工等关键岗位甚至没有用工门槛。,三是新业态变化与监管手段老一套的问题。随着炼钢技术不断进步,提出了很多新的安全防范要求,但监管执法人员没有认识到业态新变化,监管还是老一套,不适应新业态的发展要求。,四是技术进步与企业管理退步之间的问题。企业是新的,设备也是现代的,但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和教育,尤其是安全风险的管控是退步的,没有教育,没有培训,更没有人文关怀。,五是盲目追求效益与发展本质之间的问题。发展的本质是以人民为中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仍有企业不顾安全,盲目追求效益,仍有一些基层政府没有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事故发生后,广东省安委办、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对该起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实行挂牌督办。2月21日至25日,国务院安委会第十一督导检查组到广东省督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时,专门督导该起事故调查工作,要求深入分析事故原因,对擅自改造电弧炉、违规摘除安全闭锁装置、干扰事故调查、涉嫌瞒报等问题,依法严肃追责;深刻反思吸取教训,认真整改事故暴露问题,举一反三,精准监管执法,严防企业为扩大能力而不顾安全红线,切实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广东省安委办、省应急管理厅要求迅速准确地开展事故调查工作,严肃追究事故相关责任人责任,及时公布调查结果,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要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钢八条”,把相关要求贴在企业最显眼的地方,认真组织学习,深入开展自查。,要督促企业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加强关键岗位专业知识培训,保障工人权益,关心员工的生活,提高员工的福利,改善员工的生活待遇,推动把员工的技能水平作为工资待遇的一部分,减少员工的流动性,重视操作中的警示提醒。,要培育企业的安全文化,树牢风险防范思维和安全底线意识,层层压实安全责任,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炉长上岗时要佩戴“安全员”
的红袖标,时刻警醒自身的安全责任;企业法人和主要负责人要十分清楚自身风险所在,隐患所在;董事会,经理办公会,要经常性地研究企业的安全生产的具体问题。,要从严从实加强监管,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探索推动建立安全特派员制度、建立企业经营主要负责人(总经理)
专业背景审查制度、关键岗位专业资质准入制度和重大隐患报告制度,同时要畅通企业员工举报渠道。,惠州市表示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全力做好事故调查和整改工作,举一反三,拿出应有的担当和努力,把惠州市的安全生产工作做扎实,全面提升惠州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