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术架构:
平台建设技术架构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平台层、业务层、展现层(简称“五层”),运行维护体系、安全保障体系、性能监控体系(简称“三体系”)。
(1)数据层
数据层用于存储系统运行需要的所有相关数据,并对外提供数据读写服务。数据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大类:
基础信息:包括危化企业的档案信息、化学品登记信息、地理信息、人员信息等基础信息。
实时数据:包括前端采集的各类实时参数、报警信息等。
视频信息:各级视频采集设备采集的实时视频以及历史视频,另外还可能包括视频截图等信息。
人工采集信息:通过前段采集系统采集或者从第三方系统中提取的各类数据。
以上各类数据通过装载、清洗、抽取、分析汇总等方式统一存入“智慧数据中心”数据仓库,供应用层各级应用使用。
(2)平台层
平台应用层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通用PaaS和工业PaaS服务搭建,提供面向能源管理领域的特定场景应用。其中,通用PaaS提供云计算、大数据、应用开发、中间件、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基础PaaS服务能力。
(3)应用层
提供满足企业和政府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预警、监管、备查等的需要。
(4)展现层
该层是系统和用户的交互层,用于各业务模块的展示和相关数据的录入。系统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数据展现方式,不仅实现PC端的数据交互,同时还可以支持智能手机、大屏等更加多元的应用场景。
(5)安全保障体系
通过硬件隔离、软件隔离、权限控制等实现数据的访问安全。通过云端存储,容灾热备等方式实现数据的存储安全。
(6)性能监控体系
建立各种监控体系,及时发现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系统的7*24小时稳定高效运行。
(7)运行维护体系
线上建立远程监控和远程部署体系,实现系统的远程运维。线下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规范,并通过规范的人员培训机制,保证各平台的可靠稳定运行。
2、系统功能:
重大危险源检测预警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企业生产控制系统以及工业数据通信网络等组成,同时配备系统安全防护设备。实时同步手机现场传感器预警参数和储罐内介质液位、温度、压力参数,上传至企业信息平台。
01基本信息管理
系统支持企业录入生产经营单位名称、所属地区、营业执照、性质、所属行业、详细地址、联系方式、联系人、法人代表、生产经营单位规模、平面布置图、周边情况等企业信息,并支持当企业信息产生变更时的修改。
02安全生产台账
安全生产台账功能包含安全设备设施情况管理、监控设施情况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管理以及应急物资与设备管理功能模块,可以实现查看和维护各设备设施的情况、维护设备编号,并记录设备当前状态和维修维护台账和应急物资与设备,支持实时查看和变更管理等功能。企业可以结合应急管理部门和相关行业要求,并结合自身情况编写和修改应急处理预案和化学品安全说明书、典型事故案例、各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等数据录入和查阅功能。
03区域管理
区域管理功能提供储罐管理、库区管理和生产场所管理功能,对储罐、库区和生产场所进行精细化信息管理维护。
04数据采集
可以根据企业目前数据接口接入方式:Modbus RTU、Modbus TCP、OP等对储罐内介质液位、温度、压力等参数实时数据采集。亦可采用物联网网关与以上接口通讯。
05监测显示
危险源数据查看基于3D地图,显示不同区域内的设备数量,点击可以查看设备列表以及设备的实时数据,蓝色、紫色、绿色可分别代表液体、气体、固体。结合危险区域分级,显示不同区域内的危险源级别与个数。
06报警管理
危险区域分级:根据安全指数设置,进行危险源安全级别判断,并结合监测显示模块在3D地图上实时检测预警。
报警记录查看:当被检测设备读取数值超出了设置的报警阈值,自动触发报警,并记录在报警表中。
07数据趋势显示和统计分析
结合已采集历史数据做图形化展示(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等)。为企业管理者进行数据沉淀和分析工作,且支持数据导出。
08平台通讯
根据政府标准化数据规范,能够将企业数据通过MQ或webservice等传输协议将重大危险源的实时数据、报警信息、等与相关政府监管平台的数据对接和交互功能。
本方案适用于化工行业,服务于化工行业企业、化工园区、政府管控部门、安监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