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南通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手段科技化、信息化的大幕正式开启。
执法更规范、更准确
“以前在执法工作中需要携带各类执法手册、书写各类文书等,存在诸多不便。如今通过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系统,能够实现高效、准确、便捷的‘现场移动执法’。”市应急管理局副调研员张胜兵说。
记者了解到,全面推行、运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管理系统是落实我省“互联网+执法”要求,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该系统将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实施细则融入到了行政执法系统中,并同步到执法终端设备,集执法前准备、案件审批办理、案件信息管理、数据统计分析、法律法规检索等功能于一体。
相比于以前的执法方式,该系统能够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统一全省执法标准,防止工作上出现遗漏,杜绝了执法随意性。同时,由于实现数据远程共享,违法行为立案可以在网上进行审核,操作更为简单快捷现代化,节省了等签字审批的时间以及执法用车资源,执法效率进一步提高,促进执法公正公平公开。
全领域覆盖,全面提升执法效能
据介绍,我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管理系统将提供给全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和受委托的安监机构使用。
执法管理信息系统涉及到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涉爆粉尘、深井铸造等重点行业领域的执法检查,同时覆盖动火作业、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复产复工、委外作业等重点环节,以及囊括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中毒、触电等各类事故执法。可以说,凡是涉及安全生产领域的行政执法工作,都会通过该系统操作流转,以不断推进执法检查与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相融合,靶向发力,精准定位,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执法效能。
此外,与该系统同步的手机APP软件“苏安执法”也同步上线,全市安全生产执法人员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操作。市应急管理局还将在后期加强培训指导,规范使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和APP操作软件。
“大数据”共享,严控风险隐患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管理系统的正式上线,也打通了全市安全生产系统信息互联互通“最后一公里”。
一方面,该系统投入使用后,有助于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加强执法监督,最大限度地规避执法干扰,极大地促进了严格、公正、规范、文明执法。对企业来说,对企业的违法行为产生威慑,降低了守法成本,提升了违法成本,让自律成为企业的自觉选择,更有效地落实好主体责任,从而进一步遏制各类风险隐患,让营商环境更有温度。
另一方面,在全市范围内铺开该系统,能够对我市安全生产领域的相关工作情况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研判本地实际情况,把握好“经济”与“执法”之间的关系。通过系统运行后产生的“大数据”,可以更好地引导本地企业未雨绸缪,加强排查,严格管控各类风险隐患,实现防患于未然,将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变成践行初心使命,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实践,更好地为我市招商引资工作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