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2018中国·南京智慧公共安全高峰论坛暨智能安防博览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开幕。来自公安部、江苏省、南京市领导及600余名智慧公共安全领域的院士、专家、外宾、高校和企业代表等参加了开幕式。
为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南京在全国范围内首次举办智慧公共安全高峰论坛。本次高峰论坛主要是搭建交流共享平台,探讨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围绕“让城市更安全、让百姓更满意”这一主题,高峰论坛举办了6大分论坛和智能安防博览会,发布《南京智慧警务总体技术设计》白皮书,集中展示南京以及全国智慧安防最新成果,进一步推动建立智慧公共安全产学研发展生态链。启动仪式结束后,吴曼青院士、李幼平院士分别以《公安网络信息体系》和《借天补地、全球第二网络》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开幕式结束后,参会嘉宾和市民群众一起参观了智能安防博览会。此次智能安防博览会展出面积1万平方米,展位400余个,汇集国内外知名企业近百家,集中展示国内外智慧安防领域最前沿的创新产品。内容包含视频监控、防盗报警、智能楼宇、智能家居、广播会议、生物识别、物联网、警用装备、消防设备、应急救援等智能安防领域最新产品、前沿技术和相关解决方案。
博览会19日还将持续一天(9:00—17:00),市民可凭身份证领票参观。
展示最前沿安防技术产品
灭火机器人会爬梯,庞大无人机可负重
一个个展位上,智慧安防领域最前沿的创新产品让人目不暇接。记者发现,其中有很多高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亮点多多。
校园安防更加智能化
“这是设置在双塘小学的区域关注度半球,位于一楼到二楼的楼梯平台,可以看到有不少学生在画面中跑动。”在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展位,工作人员李凤驹指着大屏幕介绍。
李凤驹说,在中小学下课、放学时,学生一下子涌入到楼梯,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通过区域关注度半球,可以设定一个安全人数值,当监控画面中出现的人数超过安全值时就会报警。
此外,设置在校园周界或水域的警戒摄像机,根据生物学算法,能够判断越过警戒线的是人体还是非人体。例如有人员翻墙入校,警戒摄像机就能敏锐捕捉到信息,并及时报警,学校保卫处根据其标红位置,及时查看情况。
“如果有学生在校内失踪了,怎么办?”李凤驹说,利用他们的人脸信息,可以提前统一信息采集、照片导入等方式搜索,通过校内监控,模拟出该名学生的行动轨迹,成功率99%以上。
智慧停车平台解决停车难
在一个不太熟悉的地段如何快速找到停车位?如何解决停车不规范导致的停车难、停车乱问题?记者在南京城市智能交通股份有限公司展位,发现了一种解决方案——他们开发出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实现城市停车位信息的统筹管控。
据介绍,该平台接入以高位视频监控为主的路边停车位,及以自动化无人化为主的路外停车场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平台的视频解析与智能分析,实现车位信息实时发布、路边停车无感支付,提高停车效率、优化停车体验。该解决方案为城市交通治理、停车场经营管控、市民便捷出行提供有力支持,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据悉,该解决方案已在全国多地试点推行,南京也在积极筹划中。
能爬坡爬梯的灭火机器人
在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位,一款红色的消防灭火机器人吸引了记者的视线。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机器人采用履带式底盘,搭载消防水炮、温湿度变送器、摄像机、照明等不同上装,会自主爬坡、爬梯、跨越障碍物,还能耐高温,可以代替消防救援人员进入高危、有毒、缺氧、易爆等危险灾害事故现场进行探测、救援、灭火,灭火距离可达60米。
工作人员说,操控者可以在200米范围内遥控这款机器人,并通过其前端的摄像头实现实时图像传输。机器人由铝电池驱动,可连续工作5小时。
据了解,这款RXR-40D的机器人售价一台80万元左右,而另一款黄色的防爆消防灭火侦查机器人价格更高,一台价值140万元人民币。
庞大无人机擅长“空中侦察”
市民平时见到的无人机大都小巧玲珑,而记者在中国电科电子科学研究院展位上看到了一个“庞然大物”般的无人机。
这款名为“鸮”的无人机,不仅具有强大的电磁抗干扰能力,负重能力也表现优异,载重8公斤时续航时间为45分钟,最大载重15公斤时,续航能力达30分钟。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无人机最牛的是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综合目标信息空中识别侦察采集。”
声源
定位系统监控违法鸣笛
在科大讯飞公司的展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鸣笛抓拍系统。
据悉,该系统上的声源定位系统使用30个麦克风同步采集,并对信号进行存储,能有效区分鸣笛声和环境噪声。当车辆在监控区域违法鸣笛时,系统会实时抓取车辆的位置,并把声源坐标标记到抓拍到的图片上,违法车辆一目了然,并对违法过程的前后各两秒视频进行提取,生成动态的违法过程记录,形成完整的证据信息。
记者采访中获悉,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北京、合肥市落地实施。
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
中国安防产业已走在全球前列
会上嘉宾云集。在他们看来,该如何诠释智慧警务和智慧安防?
吉尼斯·安德列耶维奇(俄罗斯安防行业协会副主席)
近年来,随着“平安中国”建设步伐的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的安防产业已经走在全球前列,引领着行业的发展,中国的安防市场全球都十分关注。
中国安防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实惠价格,非常适合俄罗斯安防市场的需要。莫斯科安防产品展以规模大、专业性强而闻名业界,每年一届,明年是第26届,届时我们将欢迎并邀请中国企业参展。
我坚信,伴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发展,此次南京的博览会,将会成为中俄加强安防技术交流、紧密务实合作的崭新商贸平台,对于维护周边地区稳定、共同打击恐怖活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吴曼青(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经理)
作为骨干中央企业,中国电科聚焦网信事业主责和网络信息体系主业,把握网信军民融合的工作机理和规律,围绕公安网络信息体系的顶层设计、关键技术攻关、核心产品和平台研发,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值得自豪的是,我们的相关工作与江苏省的战略部署,特别是“四个一”理念,以及南京市打造智慧警务的规划计划,具有指导思想的一致性、实现路径的统一性。值得庆幸的是,在南京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们的有关成果已经率先在南京实现了落地,双方团队正在通力合作,开展智慧警务的总体设计与建设工作,并取得了积极进展。我们将与南京市公安局一道,共同打造智慧警务与智慧安防的“南京范本”,助力全国公共安全事业再上新台阶。
程建东(江苏省公安厅副厅长)
南京市公安局牢固树立科技就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紧紧围绕智慧城市、公安大数据的战略部署,率先设计推出了《南京智慧警务总体技术设计》白皮书,大力开展了各项创新建设应用,破解了公安发展工作的老难题,建立了智慧警务的新机制,应该讲取得了明显成效。智慧警务正在成为南京公安的一张新名片。
蒋平(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
智慧警务能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第一个是提高公安机关的战斗力。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犯罪特点是网络犯罪、跨区域犯罪,如果我们的手段跟不上,就难以有效降低犯罪率和治安风险。
另一方面是提高老百姓的安全感。老百姓现在办事,我们可以让数据多跑腿,让百姓少跑路;另外我们老百姓在南京的各个角落,如果走夜路,基本都不会有问题,因为我们有高科技的手段去加强治安,所以老百姓可以放心。还有,提升了智慧警务水平后,一些犯罪分子还没有动手,我们就能提前掌握情况,就能把犯罪扼杀在萌芽状态。这样老百姓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到南京更安全、更平安,百姓生活质量也会因此得到提升。
文章内容由
中石科技(www.sinorock.net)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