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市应急管理局正深入开展医药企业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按照省、市文件精神,6月底前将深入全市80家使用危险化学品的药品生产企业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全面摸清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安全现状,督促企业自查自改,边查边改,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现场直击
执法检查促进企业自查整改
为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执法检查中,市应急管理局根据使用危化品的药品生产企业的行业特性,突出重点,对企业是否建立健全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是否掌握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品种、危险特性、用途、使用方式、使用和储存数量等情况,并建立相关台账资料;是否开展危险化学品使用环节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否准确界定企业类别并依法申请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等情况进行重点治理。
3月15日,市应急管理局对盛禾(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和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执法检查。在盛禾(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执法检查组发现企业存在无证人员巡视高低压配电房,未依法进行相关评价,危化品混存混放、危化品储存区域安全设施设备配备不全,安全管理组织架构不完善等问题。执法人员现场通过“181平台”向企业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
3月16日,市、区应急局及行业专家,对位于经开区的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陵制药厂开展执法检查。在听取企业安全生产情况汇报后,执法人员兵分两路,一组对企业安全生产制度、应急预案及现场演练、安全教育培训等台账进行了检查;一组深入企业生产车间,检查危化品存储、使用等情况。检查发现,企业配备了6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比较重视、安全生产制度较为完善、安全管理较为规范,但也发现罐区扳手未使用防爆材料、对外协人员培训管理欠缺等问题。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执法人员现场通过“181平台”下达了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要求企业按照规定限期整改,后期应急管理部门将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执法检查中,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刘方宁要求企业要做好对本次查处问题整改;从思想上重视,抓好企业本质安全,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要强化制度建设,安全生产要在制度轨道上运行;要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和整治,常态化做好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多渠道多手段做好安全工作。
本次专项执法行动的整治对象为全市所有使用危险化学品的药品生产企业。6月底前通过执法检查,督促企业全面辨识危险化学品使用环节存在的安全风险,建立风险档案,同步推动危化品使用信息全面准确录入市“181”平台。2021年12月底前,应急管理部门将在企业自查自改的基础上,组织督查检查。2022年6月底前将对专项治理行动中先进典型、经验做法、制度措施,进行总结推广,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成果,并提炼转化为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