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心理结构及控制
2021-11-18 10:25

     (1)为了更好地防止事故,需要对事故心理进行有效控制,而且控制的前提是预测,事故心理的预测方法有:

       ①直观型预测,主要靠人们的经验和知识综合分析能力进行预测,如征兆预测法等。

       ②因素分析型预测,是从事物发展中找出制约该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作为该事物发展进行预测的预测因子,测知各种重要相关因素。

       ③指数评估型预测,对构成行为人引起事故的心理结构若干重要因素,分别按一定标准评分,然后加以综合,做出的总估量,得出某一个引起事故的可能性的量的指标。

 

       (2)事故心理的控制:造成事故心理的控制就是要通过消除造成事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控制事故行为,保证安全生产的目的。事故的心理因素是对由于影响和导致一个人行为而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和成分的总称。导致事故的心理虽然不如人的全部心理那样广泛,但仍然有相当复杂的内容,而且其中各种因素之间又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矛盾与制约。在研究人的导致事故心理过程中,发现影响和导致一个人发生事故行为的种种心理因素,不仅内容多,而且最主要的是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而有机的联系。它们常常是有层次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约,辩证地起作用。

       为了便于研究,人们把影响和导致一个人发生事故行为的种种心理因素假设为事故的心理结构。事故心理结构是由众多的导致事故发生的心理要素组成。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当一个人形成一定的引起事故的心理结构,而且具有可能引起事故的性格,并且碰到一定的引起事故的机遇时,才会发生也必然发生引起事故的行为。由此,可得出最基本的逻辑模型:造成事故的心理结构+事故机遇——导致事故的行为发生——事故。

根据这一事故模型我们不难看出:

 

  ①在研究引起事故发生的原因时,首先要考虑造成事故者的心理状态,分析事故心理结构及其对行为的影响和支配作用,从而弄清事故心理结构和其事故行为的因果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通过研究造成事故者心理结构的内容要素和形成原因,探寻其心理结构形成过程的客观规律,便能寻究和找出发生事故行为的人的心理原因。
 

  ②在研究事故的预测问题时,首先应着重于研究造成事故的心理预测,实际上就是通过对造成事故心理的调查研究,通过统计、分析进行预测。当某一个体的心理状况与造成事故的结构的某些心理要素接近相似时,该个体发生事故行为可能性便增大。因此,造成事故心理的预测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造成事故心理结构的内容要素进行人的心理状况的预测。
 

  (3)进行造成事故者的心理结构及其性格估量的分析讨论,有着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工伤事故的因素很多,而造成事故者的心理状态常常是导致事故的主要的、甚至是直接的因素。造成事故的心理结构复杂多样,我们在事故心理结构设计时,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故心理因素列出,为便于研究,现归纳为十大心理要素:A侥幸心理;B麻痹心理;C偷懒心理;D逞能心理;E莽撞心理;F心急心理;G烦躁心理;H粗心心理;I自满心理;J好奇心理。
 

  可能造成事故心理因素的估量可用事故心理指数Z测定:
 

Z=(A+B+C+D+E+F+G+H+I+J) / ( L+M )
 

  公式中,L表示事业感和工作责任心,M表示遵守安全规程,有安全技术和知识。

<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客服电话:
025-86223710
4008-282-283
微信二维码:
免费咨询热线
025-86223710
4008-282-283
zs@sinorock.net
南京市建邺区嘉陵江东街18号5栋15楼
产品中心
数字政府
智能工厂
智慧园区
金融科技
荣誉资质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软件企业认定证书
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
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
解决方案
企安达App
市北高新区
安全生产管理云平台
智慧校园安全管理云平台
权威认证
诚信经理人
诚信企业家
AAA级资信等级证明
资讯中心
公司动态
行业新闻
AAA级企业信用登记证书
AAA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AAA级质量/服务诚信单位等级证书
关于中石
公司简介
资质荣誉
企业文化
我们的服务
2023版权所有 江苏中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08924号-1